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認同街頭攝影師 Eric Kim 所分享,去摸新的相機、比較不同的鏡頭、試一試未接觸過的大光圈、體驗不同相機與鏡頭的「個性」、聆聽相機的運轉聲音、幻想及討論新器材的面世之類,其實是令人興奮又開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真正關心的是「攝影」,而不是成為收藏家,事情就不能做得太過,變成「沉迷器材症候群」(Gear Acquisition Syndrome);再者,其實我們都知道,真正能感動人心的作品,是照片的內容與情感,而不是器材。(image credit: Bob Bekian)
 
 
所以 Eric Kim 以過來人身份,分享下 10 個貼士,讓我們避免「沉淪毒海」 (有時真的很毒呀……XD)。
 
 
1. 知道自己的軟弱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其實我們每一個都是普通人,就像所有自以為「吸少少毒不會上癮」的那些人,最後都會上癮,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認識到自己也是軟弱的,會被引誘到的,那麼反而有機會逃脫。
 
例如 Eric Kim 的親身經歷,在 Leica 店派對上遇到 Leica MP 配 0.58 倍率取景器,即時覺得手上的 Leica M6 不夠了,0.72 倍率配 35mm 鏡頭也沒意義,他一邊喝酒,一邊把玩,身邊的人當然就是說「買啦買啦」之類……在群眾壓力與器材的誘惑下,他知道自己快要忍耐不住,所以馬上退還 MP了。
 
 
 
2. 自製物理限制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正因為人的自制能力有限,所以才需要外在的限制來幫助我們,就像很多試圖戒煙的人,都要用電子煙或尼古丁貼之類的幫助,所以你不妨為自己設立安全關卡,例如找一個人幫你管理財富。
 
就像 Eric Kim 就有一個冷靜又「霸道」的女友,當他告之要決定要買 Leica MP 時,馬上就被否決了……是的,如果有錢,我們就會「手癢」,不妨把財富預先放出去投資,而不是等到頭腦發熱時,亂買東西。
 
 
 
3. 小心選擇朋友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根據 Eric Kim 從社會學所得︰「一個人會是自己三個最親密朋友中的平均數。」換言之,如果你總是整天和談論器材、比較器材的人在一起,你自然就會這麼做;所以,找一些喜歡攝影、談論攝影、多攝影的朋友待在一起,你就會更專注於攝影。偶爾我們依然會談論一些新的傳聞或產品,但都會有限。(image credit: Robert Couse-Baker)
 
 
 
4. 一部機,一支鏡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擁有多過一部相機、一支鏡頭,可能你會覺得「因此你就可以應付更多情景」,但實際上,那意味著你必須要選擇,而選擇往往帶來的就是壓力。試想像如果菜單上有一千個選項,你會怎樣選?這就是所謂「分析癱瘓」或「選擇恐懼」,因為即使你真的選擇了,結果往往都令你覺得失望,你總是無法選擇「最完美」的。
 
一部機、一支鏡是限制,但同時你可以選擇適應它,然後激發你的創意去處理不同情景,而且當你熟練之後,更加可以隨時隨地知道自己會拍出甚麼照片來,那是非常重要的。(image credit: Cаvin )
 
 
 
5. 計算機會成本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通常新相機與新鏡頭都很昂貴的,我們理財時應該好好計算,所花的錢可以用在甚麼更有價值的事上。例如 Eric Kim 有一部 M6 價值 USD 1300,而他想買的 MP 則是 USD 3300,那麼升級就要多付 USD 2000。
 
USD 2000 可以做甚麼?不妨計算一下︰我們可以去世界上任何地方,甚至去日本來回兩次都夠;可以買200卷相當不錯的底片,包括沖曬;還可以買40本很精美的攝影書……這些事情,全都是更滿足、更有價值的事情,也對我們的攝影更有幫助。(image credit: potzuyoko)
 
 
 
6. 買傳統相機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數位相機和電腦其實是一樣的,能夠用多過三年已經很厲害,四年後就已經變古董。數位相機天天在更新、升級,這確是個無底深洞。但傳統底片相機就不同,一部好的底片相機可以用一輩子 (比人更長壽),而且底片相機基本上就是 Full Frame (哈哈);再者,你以底片會死?不會的,正如世上所有經典的東西,底片是不死的。(image credit: Don Perucho)
 
 
 
7. 離開器材討論區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如果你留意到自己花太多時間在器材討論區,就停止吧。「吃甚麼,變甚麼」,這句話套用在瀏覽網頁也是正確的,如果你經常泡在那些討論器材的地方,那麼你就會花錢;如果你泡在那些探討攝影、欣賞作品的地方,你會被激發拍攝靈感與創意。(image credit: Marco Gomes)
 
 
 
8. 不要神化銳利度與散景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如果有機會用上那支傳說中的 Noctilux 0.95,Eric Kim 肯定很高興,那個「奶油散景」真是不得了……但在街頭攝影來說,銳利度和散景並沒有說得那麼重要,大師們從不會說「啊,那張照片很銳利」或「啊,那些散景很漂亮」。欣賞一張作品,不要問攝影師用甚麼機甚麼鏡,因為那就像問阿基師煮菜是用什麼鍋什麼鏟……
 
再者一般來說,普通定焦鏡已經很夠銳利,在街拍時都會使用深的景深,所以最大光圈值到哪裏其實不太重要,除非你打算留在家裏拍攝杯子,然後得到漂亮的散景這種「作品」。(image credit: nayukim)
 
 
 
9. 知道自己永不滿足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是的,人是慾望的生物,我們不可能擺脫對「更好」的追求,尤其是物慾上的追求。買了一部 DSLR,就想要 Full Frame,然後想要紅圈 L 鏡、然後變焦不夠了,要定焦,然後嫌太笨重就轉 Leica,買了 M9,又開始想要 S2,再加無盡的鏡頭……黑洞就是這個意思,我們不可能完全滿足。給自己一個定位,例如 80% 滿足就應該夠了,那麼會實際得多。
 
 
 
10. 買貴東西只為了虛榮心
 
如何治療「沉迷器材症候群」?
 
其實很多人買入昂貴器材,不是他們拍攝上實際需要,而只是為了「用過」「擁有過」,有甚麼意義?就是為了能在閒聊時嘴砲一下︰「根據我的經驗,那支鏡頭呢,如何如何……」就像我們在小學時,哀求父母買遊戲機一樣;另一方面,有些人則只為了與別人區分,例如人人都是 DSLR 使用者,我呢,就是 Leica 喔之類。我們是不是需要 f/1.4?是不是需要 Full Frame?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image credit: MJ/TR (´・ω・))
 
 
 
結語
 
「玩器材」從來都不是罪過,跟朋友試用新鏡頭、交換相機、閒談相機的新消息,都是快樂而有趣的。但同時攝影也可以是很昂貴的玩意,如果你已經進入了「軍備競賽」的惡性循環、開始不理性地借錢買鏡頭、泡在器材論壇但越來越少出外拍攝,那麼你就要認真反思,到底你是為了應付群眾壓力、擠入朋友圈子,還是在享受攝影。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最煩惱的 Android root 解鎖問題終於靠這個APP解決了...

一定不能錯過且要收藏的 Youtube下載影片方法大整理

4G 門號手機線上立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