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銀河系,三星 Galaxy S4 動手玩
在預計月底上市前,筆者收到 Galaxy S4 這隻三星新一代的旗艦機種,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隻手機還不是台灣市售機,仍屬機能完整但針對展示體驗用的工程機,故軟體功能與最佳化方面據稱是還有點問題,所以有建議別作效能跑分測試一類的,但外型、機構與主要硬體、軟體功能大致與正式上市版差不多。
跳轉繼續
先從外型介紹起, Galaxy S4 基本造型大致延續 S3 的風格,四個邊角採用渾圓收邊,正面仍保留長方形的實體 Home 鍵,兩旁分別為 Menu 以及上一頁; Galaxy S4 拜新技術與組件排列所賜,雖然螢幕從 Galaxy S3 的 4.7 吋放大到 5 吋,但寬度不變,長度與厚度反而更縮小,若先前已經有購買 Galaxy S3 的手機收納套(非保護殼設計)仍能沿用。
機背部份與 Galaxy S3 或是 Note 2 的相似度很高,相機也擺放在置中的位置。這次 Galaxy S4 無論是灰色機或是白色機,都在細部加入菱格細紋,這次的白色筆者是覺得選的比 Galaxy S3 塑料感少了許多。
邊框的處理方式是筆者個人覺得 Galaxy S4 在質感最大的進步之處,這次採用的銀色漆料較像霧面拋光鋁色,不像先前 Galaxy 系列採用過亮的鍍鉻色,加上邊角從先前的圓弧改為俐落的直削切割,整體的質感好了不少。不過質感這回事還是很主觀的,也許有人更喜歡先前圓弧且閃亮亮的邊框。
不過這次的邊框雖然質感十足,乍看下真的會以為是金屬製,但筆者用手觸摸後,發現邊框的四個邊角有塑膠製品接合的痕跡,類似模型分模線的一條細線,不過不會很明顯就是了,質感方面算是幾可亂真了。但也拜 Galaxy S4 採用這種聚碳酸酯材料,故連重量都是目前 5 吋機當中最輕巧的 130 克。
雖然這次整體尺寸比起 Galaxy S3 反而縮小,厚度也僅有 7.9mm ,但 Galaxy S4 仍保留它最大的賣點,也就是能更換電池,且 Galaxy S4 的電池容量更是目前五寸機種之最,為 2,600mAh ,算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不過螢幕變大了,但手機卻變小、變輕了,還保留實體按鍵,以個人習慣單手操作,實際使用筆者個人是覺得相較先前 Galaxy S3 反而有點不那麼理想。雖然單手握持的配重也很穩定,但由於實體按鍵空間被更大的螢幕壓縮,單手要按壓實體按鍵時,手掌的位置已經移至相當下方,且三個實體按鍵按起來也由於面積縮小,個人覺得沒那麼好按。
雖然筆者沒有自拍的習慣,不過筆者拿給一位習慣玩手機自拍的朋友時,他是覺得因為螢幕下方的區塊更小,因為手掌姿勢並未能包覆住手機,加上手機本身略為輕手,要單手在直立模式按壓虛擬快門也覺得怕怕的。不過對於多半習慣雙手使用手機的使用族群, Galaxy S4 由於螢幕增加但實際面積縮小的這些問題應該比較不明顯。
在硬體規格方面, Galaxy S4 採用一張全新的 5 吋 Super AMOLED Full HD 顯示器,由於 AMOLED 為自主發光設計,相較一般 LCD 顯示器還需要有一層背光與導光板, AMOLED 有助於縮減機身厚度,也由於自發光特性,相較一般的螢幕在強光下也更為清晰。
硬體規格方面,台灣屆時應該會與筆者手中這隻的代號相同,為 GT-I9500 ,時脈為 1.6GHz 的 Cortex-A15 搭配 1.2 GHz 的 Cortex-A7 , GPU 為 PowerVR 的 SGX544MP3 三 GPU 架構,這款 GPU 算是蘋果 A6 處理器所搭配的 SGX-543MP3 是相近的東西,關鍵在於 SGX544 多支援了 Direct X 9.0 ,至於三星是不是想藉 Octa 打入微軟支援就不得而知,反正跟 S4 無關...
雖然對方建議不要放效能測試,畢竟這還是一隻軟體還未調校完成的工程機,不過不放圖筆者就用概述的方式大致解析這顆應用處理器的效能情形。在安兔兔效能測試約莫跑出兩萬七千分,而 3D Mark 則略為落後高通 600 一些,至於 Quadrant 則比高通 600 高了一千多分左右。
從幾個測試軟體的細部的效能比較,筆者的解釋是,這顆處理器由於採用標準的 Cortex-A15 架構,比起高通基於 ARMv7 但自行發展的 Krait300 仍有核心效能的先天優勢,加上搭配 LPDDR3 ,故在核心運算能力以及記憶體的分數有明顯的優勢,但 GPU 反而相對落後一點。
不過 3DMark 可以看到搭載 LTE 但同樣是 Exynos 5 Octa 的 GT-I9503 的分數,應該是藉由達 1.9GHz 的高核心時脈在目前手持 GPU 還無法進行加速的物理運算扳回一成。故筆者個人覺得這顆 Exynos 5 Octa 若是以標準版 1.6GHz 的時脈,若高通 600 也換上 LPDDR3 則是互有高下。
不過硬體的好壞對現在的手機影響已經不是那麼顯著,約莫 Galaxy Note 2 與高通 Snapdragon S4 Pro 等級的手機只要調校適宜,對一般使用都已經足夠,另外根據 ARM 先前介紹 big.Little 架構時,就提到過,模擬多數使用者使用手機的習慣,有超過 70% 以上的時間僅需小核的效能,大核除非是遇到遊戲或是如相機即時 HDR 輔助運算,否則也用太到。
那現在手機該賣什麼?答案就是附加價值,這也是 S4 這次在宣傳時的重點。 Galaxy S4 搭載 Android 4.2 系統,搭配的還是三星使用者再熟悉不過的 Touch Wiz 介面,故介面方面筆者就不詳細介紹,只挑幾個筆者在使用期間用到的機能。
解鎖畫面可在選單內選擇是否顯示快捷,解鎖方法只要滑動螢幕達一定距離,不限滑動方向即可解鎖,達到滑動解鎖的距離後會有提示聲,但建議還是熟悉一下解鎖所需的滑動距離比較方便;至於顯示的快捷會在畫面下方,只要按住快捷的圖示同樣滑動一段距離就可快速啟動。
主要下拉選單上方的功能快捷最多可顯示五個,並可點選最右上角叫出多數功能的切換鍵,使用者可自訂那五個常用的切換鍵直接出現在下拉選單最上方,以筆者個人習慣應該就是 WiFi 開關、基地台模式、鈴聲模式切換這三個會直接置頂。
至於裝置設定的功能選單方面,習慣標準 Android 而沒接觸三星 Touch Wiz 近期 UI 的人一開始可能會傻眼,因為它將功能選單進行四大類的分類,與原本 Android 預設一整列的排列方式有所不同,但對於沒有選單刻板印象的使用者,這樣的分類方式也許是比較直覺的。
另外還有在先前機種就開始導入的雙螢幕應用,可將手機畫面上下切割,搭配部份指定常用軟體進行雙螢幕使用,例如電子郵件、瀏覽器、 Youtube 等,另外先前機種可將播放中影片縮小成一個小視窗的功能 S4 也沒少。
在創新功能方面, S4 主打的是相機拍攝模式以及手勢輔助控制作為號召。相機部分筆者挑初主打雙鏡頭拍攝與戲劇效果拍攝模式介紹,雙鏡頭拍攝善用 S4 擁有前後攝影鏡頭的特性,同時啟用雙鏡頭並且進行合成,並可選擇不同的圖框、調整大小與位置,若合成特效選擇透明化邊緣,就可拍出類似先前鬧上新聞的合成靈異照片。
雙鏡頭拍攝的好處大致有兩個情境,其一是能在拍團體照時,讓幫忙拍照的人也能入鏡;其二是在自拍時,某些情境例如逆光的情形,很難靠前鏡頭拍下美麗的景緻,這時就可靠規格較好的主鏡頭拍下風景、前鏡頭進行自拍。同事半開玩笑的說雙鏡頭拍照很適合平常拍照都在幫朋友拍照而無法與朋友一起合影的人,或是喜歡自拍但每次都找不到人幫忙的人。
戲劇攝影模式的拍攝效果類似多重曝光的原理,不過戲劇攝影則是在一個固定的場景選定一個目標,並且針對選定的主體進行追焦連續拍攝,最後挑出三張主體在不同位置的照片進行合成,就會出現一個場景中出現多個目標的照片;不過筆者還抓不太到主體移動的節奏,加上挑選的情境比較昏暗,拍起來的效果不如預期,此外決定主體的大小也很重要,過猶不及都無法拍設成功。
另外還有一些屬於人像攝影的輔助機能,例如最佳表情、抹除不需要的背景等功能,由於時間不夠筆者就跳過沒試。相較它廠主打的相機功能強調的是提升相機拍照本質如連拍速度、影像品質的相關功能, S4 則是強調拍照的娛樂機能,以提升相機的可玩方式為主。至於影像品質則請參考上面的照片。此外還有個故事相簿的功能,可以把自己拍下的照片編列成照片日記之類的。
另外 S4 在輔助操作方面,除了 S3 就開始導入、基於人臉追蹤的智慧休眠外,這次 S4 新增兩樣追蹤,一個是臉孔追蹤頁面捲動,另一個是懸浮預覽與手勢換頁/選曲。先前外界傳言 S4 採用眼球追蹤,但最後三星直接講白,由於人眼面積過小,透過前攝影鏡頭進行追蹤並不容易,故 S4 使用的是臉孔輪廓追蹤,透過追蹤額頭抬高壓低進行判斷。
實際使用,在對應此功能的 app 會出現眼睛的符號,除了在過於極端的環境,例如背後強光的情形或是過於昏暗的場合,一般使用追蹤能力不算太差,可以當成這項功能比較適合在一般室內,未關閉光源的臥室、客廳等地方使用,此外抬額頭的方式也需要稍微適應,有時也會被系統誤判進行捲動的動作。
至於懸浮預覽以及手勢追蹤則是 S4 另一項特殊功能,雖然 S4 沒有搭載 Wacom 感壓電容觸控筆技術,但 S4 則在面板當中加入數層針對不同距離的感應層,並且透過正面的手掌距離追蹤並啟用合適的感應層。
這項基於電容感測的手掌追蹤在某些情境相當的方便,例如正在一邊瀏覽網頁一邊吃東西,但手上沾了一些油漬,怕手上的油漬沾到螢幕,就可以使用手掌追蹤的方式輔助網頁的瀏覽。這兩項功能適合慢慢的翻頁,若想要一次捲動數頁,由於手掌不斷重複上下揮動,系統可能會造成捲動方向的錯誤判定。
此外,對於有運動健身習慣的朋友, Galaxy S4 也內建個人保健相關的 app ,提供包括天氣舒適度、飲食卡路里試算以及健走計算等等的功能。不過筆者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就只有試著用了健走測試,只是筆者常常忘記回到定點要關掉這件事情,最後算出來的步數也不知道準不準...另外食物卡路里試算,筆者嘗試搜尋"麵",不過找不到任何相關資訊。
在兩天左右的使用體驗, S4 確實是背負著身為三星全新世代的旗艦機種,在這個多數旗艦機大同小異的世代,三星自 S3 開始就選擇加入貼近消費者的附加功能,也因此吸引不少支持者;這次 S4 也延續 S3 強調人性附加機能的方式,加入更多的親切操作功能,以及在相機機能加入多種創意拍攝。
至於硬體規格也是 S4 的重點, Exynos 5 Octa 效能以目前市售手機而言也是屬於金字塔頂的一款,不過對消費者使用體驗,強悍的效能已經不再是一切,三星當時的媒體體驗會也有強調盡量不在高效能方面打轉。
續航力方面則是筆者認為 S4 有優勢的地方,但也是與 S4 硬體配置有關, Exynos 5 Octa 的大小核設計搭配達 2,600mAh 的大電池,也許還有 Super AMOLED 加持(畢竟不像傳統高解析度 LCD 需要更強背光),帶給 S4 相較同級距手機更好的續航力,以筆者的使用習慣,不搭配省電模式可在使用八小時後仍有 65% 以上電力,其它約 2,000mAh 機種約莫剩下 50% 以下。
發熱方面, Galaxy S4 畢竟是款旗艦手機,在進行複雜的遊戲與跑分時仍有一定熱度,但由於機身採用聚碳酸酯,表面傳導相對金屬機身較不明顯,故發熱的感受也比較不顯著;加上大小核架構特性使然,多數操作情境多半由低時脈的 Cortex-A7 四核心小核擔當,多半發熱時已經是需要效能、高時脈的 Cortex-A15 大核進行介入。
筆者個人的結論是,撇開品牌情節、造型設計不談,畢竟青菜蘿蔔各有喜好,硬體規格則目前旗艦手機也對一般消費者夠用,筆者認為 S4 的特性是可更換的大容量鋰電池,相較 S3 更洗煉的造型,獨一無二的 FHD AMOLED ,偏向創意攝影的拍照機能,還有同級最輕巧的特色;至於個人主觀不喜歡的地方,則包括單手操作略為輕手,以及三顆實體按鍵面積有些過小不太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