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代表作(全二冊)

老舍代表作(全二冊)

top 《老舍代表作》(全二冊)共分《駱駝祥子》和《我這一輩子》兩部。 《駱駝祥子》敘述了一名年輕好強、充滿理想的人力車夫希望通過個人的奮斗改變自己卑微的地位,幾經挫折,幾番掙扎,終于淪為都市混混兒的故事。 《我這一輩子》講述了北平城里一個舊警察的一生。作品以清末至解放前近五十年的歷史為線索,從一個側面表現了舊中國近半個世紀的變遷,呈現了一幅幅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社會廣闊度的、飽含世態炎涼的風情畫。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父親是一名滿族護兵軍,陣亡于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早年清貧的生活給他的一生打下了許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整個人生道路。北京師範學校畢業後,當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夏至1929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以其現實主義筆力、憂國憂民的主題思想、獨特的幽默風格和地道的北京口語震動文壇。 陸續發表長篇小說《趙子曰》、《二馬》,這些作品成為最早出現的新文學長篇創作成果的一部分,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經新加坡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斷魂槍》等短篇小說。抗日戰爭爆發後,只身從濟南流亡到武漢、重慶,組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被推選為總務部主任,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表“文協”,為文藝界的大團結和文藝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貢獻。1944年起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抗戰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至1949年在美國講學和從事寫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懷著強烈的愛國熱情由美歸國。他贊美新生活,新人物,成為寫作最勤、作品最多、造詣最高的老作家之一。他這一時期以創作話劇和戲曲劇本為主,著有《龍須溝》、《茶館》、《全家福》、《神拳》等二十四個劇本和小說《正紅旗下》。他因創作話劇《龍須溝》而榮獲“人民藝術家”稱號。《龍須溝》和《茶館》被公認為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收獲,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稱贊,成為話劇舞台保留劇目,演出經久不衰。他被選為全國文聯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北京市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在1966年“文革”中受到紅衛兵沖擊,不堪躪辱投湖自盡。1979年恢復名譽。出版有16卷《老舍文集》。

特價現省: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