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群代表作•沒有祖國的孩子

舒群代表作•沒有祖國的孩子

top 本書收入舒群的短篇小說20篇,中篇小說4篇,供讀者朋友們欣賞。 舒群,1913年9月20日生于黑龍江省阿城縣。1989年8月2日病逝于北京。原名李書堂,筆名黑人。他有著貧苦的家世和不幸的童年,在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7年至1930年間,曾在哈爾濱一中、蘇聯子弟中學就讀,受到很好的教育,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九•一八”事變後在哈爾濱參加抗日義勇軍。1935年到上海,參加“左聯”。1936年5月在《文字》雜志上發表代表作、短篇小說《沒有祖國的孩子》。作品描寫抗戰時期一個失去祖國的朝鮮孩子流亡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故事。作者用簡練、直敘的手法塑造小主人公純樸、勇敢、倔 的性格,使讀者對主人公寄予深切的同情和對日本侵略者無比的憎恨。小說表現出一種自然質樸的風格,在文壇上引起一定的反響。 “七•七”事變後,他在八路軍總部任隨軍記者,曾做過朱德同志的秘書。隨後任延安魯藝文學系教員、系主任、《解放日報》第四版主編。1938年4月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戰地》。1940年8月出版中篇小說《秘密的故事》。1940年9月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海的彼岸》。其中《秘密的故事》以“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某城市為背景,用第一人稱講述了青子投身秘密抗日活動的故事。作者塑造出一個堅貞、果敢、機智的女性形象,小說情節起伏,有神秘的傳奇色彩。抗戰勝利後,任東北局文委副主任、東北大學副校長、東北文聯副主席。解放初期任中國文聯副秘書長和中國作家協會秘書長。 長篇小說《這一代人》于1962年8月出版。小說以一個女技術員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經歷為主線,再現了我國五十年代初經濟建設時期人們的精神風貌。“文革”後,他的文學創作又有新成就。《少年Chen女》獲得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作品用白描的筆法揭示了十年浩劫對人們心靈摧殘的現實問題。小說通過人物外表和內心活動表現Chen女孱弱、敏感的性格,從而使這個人物的形象鮮活逼真。1986年10月發表的《毛澤東故事》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對人物進行真實細致的描寫。作者敢于突破禁區,展現偉人的生活,使偉人更加人性化,打破了領袖人物的神秘感。這部作品早在30年前就開始動筆,經過長期醞釀,再三修改才得以完成,凝聚了他幾十年的創作心血。

特價現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