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了麥可傑克森: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

誰殺了麥可傑克森: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

top 了解真相,是懷念最好的方式 自從麥可.傑克森1996來台、熱力點爆中山足球場的歷史之旅後,我們再從媒體上聽到他的消息,幾乎都令人不禁皺眉。2003年在柏林旅館的陽台上「晃嬰兒」、2005年穿著睡褲出庭他的「孌童案」世紀大審,我們不禁搖頭嘆息,這位在全球擁有數億歌迷的的偶像、「流行樂之王」到底怎麼了? 2005年的無罪宣判跌破國際傳媒的眼鏡後,大眾仍忖度,是因為花得起重金禮聘一流的名律師,所以靠著巨富而逃脫法律的制裁嗎?新聞喧鬧一過,除了資深歌迷之外,一般人各自回歸各自的生活,自然也就淡忘了這件事、這個人。畢竟這位明星離我們太遙遠。 直到在沉寂數年之後,在50歲的「高齡」,麥可宣布要舉辦多達50場的「This is it」最後謝幕演唱會。這位超級巨星在孌童醜聞案後是否已遭歌迷背棄?答案很快揭曉,演唱會的75萬張門票,在開售後短短四個半小時內搶購一空,麥可又打破了史上演唱會門票銷售最快的紀錄。麥可.傑克森幾乎可以算是東山再起了,他的確沒有「過氣」,之前幾年只能算是「淡出」罷了。 但接下來的事更令人震驚。就在演唱會倒數前幾日,2009年6月25日,麥可.傑克森竟然突然過世了。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讓全球數億人急切上網搜尋,差點讓G..gle停擺,一度以為是遭受駭客攻擊,這時世人才見識到這位巨星影響力的真實規模。 在歌迷的淚水中、在眾人的狐疑中,人們等待著死因的鑑別,當偵察結果指向藥物致死後,人們覺得驚恐。到底是因為治療長年的失眠而不當用藥,還是圍繞著「傑克森賺錢機器」的某個環節進行著可怕的陰謀。在這個詭譎、震撼的事件後,真相是否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誰都不敢說。麥可無論生時或死後都是一團猜不透的謎。 麥可.傑克森死後的短短幾個月內,關於他的各種瘋狂傳言比起他生前毫不遜色。其中被狠狠戳破的一個是他的驗屍報告,真假版本「差很大」。然而當八卦小報在第一時間就散播了一個極其污衊的驗屍報告時,大部份的媒體就像往常一樣,就是照單全收報導出來。只有緊追麥可各種訊息的傷心歌迷知道,這只不過是「又一個」聳人聽聞的謠言。 關於麥可的事,再離譜誇張都有人會相信,而這正是2005年這場審判時大環境的氛圍。 麥可曾說,〈童年〉(Childh..d) 這首歌幾乎等於他的自傳,歌詞中說:「你瞭解我的童年嗎?……人們說我不太對,因為我熱愛這樣初始的東西……」 起訴他的檢察官湯姆.史奈頓不吃他這一套,他說麥可不是愛兒童,而是戀童癖。他想方設法要定麥可的罪,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很多人都深信史奈頓是麥可的宿仇,因為在1993年的錢德勒孌童案及2005年的阿維佐孌童案,「恰好」都是由這位聖塔芭芭拉的檢察官積極主導。 1993年,史奈頓打定主意要起訴麥可,運用了極具羞辱性的手法,這讓麥可十分著惱,於是寫出了〈D.S.〉這首以人名縮寫為題的歌,指的無疑就是史奈頓,這幾乎是半公開的祕密。麥可在歌詞中寫:「不管死活一定要逮住我……我敢說總之他媽媽當初沒有把他教好……D.S.是個冷酷的人……」然後在「歷史之旅」世界巡迴演唱會(包含1996的台灣場次)中唱遍全球。不論我們是否會因麥可的幽默式反擊而莞爾,但這個仇結深了。 麥可的首席辯護律師湯瑪斯.梅塞洛指出,這個起訴案根本完全站不住腳,而史奈頓的論點也複雜到連自己很難講得清楚。即使如此,麥可仍得從2005年1月31日起到6月13日間,不斷回到法庭,去面對一列列的人對他丟出難堪指控。美國媒體長期對麥可懷有敵意及偏見,即使在這樣漏洞百出的起訴案中,他們卻一路選擇與檢方站在一起,把最低劣、聳動的最新證詞做成即時新聞放送,所以大眾也被誤導成深信麥可最後一定會被判刑。 這場世紀大審,列名的兩千兩百名全球媒體人來到聖塔瑪麗亞做現場報導,創下史上採訪人數最多的審判。本書作者阿芙羅狄蒂.瓊斯代表福斯電視台採訪這起審判,她本身也是資深的犯罪紀實作家,常出現在電視上評論美國國內的犯罪案件,並數次抨擊麥可。對於孌童案,她原本深信麥可當然有罪,否則在1993年的錢德勒案中,麥可為何付出美金2200萬的天價和解金,這太可疑了。她是受禮遇可以待在法庭內旁聽的兩位作家之一,5個月下來,她聆聽所有證人講述的證詞、研究檢方辯方的激烈攻防、觀察麥可每日坐在被告席的表現、看見媒體報導的偏頗程度,甚至還去傾聽歌迷的心聲。 麥可遭受史上最嚴苛的審視、摧毀式的審判,那是難以想像的折磨。但是,如果他真的沒有犯下這些可憎的罪名呢?想到這點就令人不寒而慄。瓊斯女士覺得,坐在法庭中穩重謙和的麥可,完全不像媒體形容的那個「怪胎」,此時,這位已經寫過7本暢銷犯罪紀實作品的作家,突然覺得應該要替媒體還給麥可公道。她打算把審判的真相用一支客觀的筆寫出來,傳遞給隔著媒體哈哈鏡看著麥可審判的眾人。沒想到,換她被冷酷的現實擊垮,竟然沒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一本支持麥可的書,他們覺得麥可的負面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她最後只能選擇自費出版。 在巨星隕落之後,本書成為關於麥可最近年、最受好評、也最暢銷的一本書。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寫下書評,幾乎人人都是欲罷不能、一口氣看完。很多人懊惱,原來真相一直在那裡,為什麼不是在麥可還活著的時候,就去瞭解這些罪名只是子虛烏有、含血噴人? 巨星隕落後,人們突然難過的記起他帶給世人前所未見的、令人讚嘆的音樂及舞蹈,人們想起自己很愛他的才華,但卻一路隨著媒體誤解他。這些不經意的批判眼光,帶給麥可的痛苦,我們也能在本書中清楚感受。 作者用動人的筆觸,將整起龐雜的審判過程勾勒清楚。幾乎不用任何加油添醋,這場有著135名證人出席的審判,光其戲劇性就令人嘆為觀止。這場審判等於將麥可的世界一寸寸攤開在眾人面前,我們看到他驚人的財富、他周遭圍繞著各懷鬼胎的夥伴及顧問。我們也可看到,他和索尼公司因為共有S.NY/ATV音樂版權目錄的龐大利益而暗潮洶湧、還有他因為成名過早的孤獨感及不堪回首的童年……而他為了自己不能擁有的童年,打造了恢弘的夢幻莊園,又大方的將它與貧童、朋友分享。 在這位流行天王最黑暗的日子裡,他在法庭內為莫須有的指控而難受、顫抖,難以置信的聽著他人冷血、抹黑的控訴。這樣的折磨讓他不能吃、不能睡,驚心這個世界竟能對他這麼狠。無罪宣判之後,他沒有再回到夢幻莊園「他的家」,至於原因,不需要太猜測,也可以知道那裡已成了他的傷心地。 讀著這本書,我們看到最接近真實的麥可,但是這場悲劇只是以更大的悲劇收場。希望本書的出版,不只是麥可的歌迷覺得他們的偶像得到平反,也希望一般人能夠經由獨立判斷,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重新給予麥可.傑克森及其音樂藝術應有的評價。畢竟隨著Y.uTube等影音網站的盛行,麥可的音樂及表演繼續吸引更多新的及新一代的歌迷,若說他曾經超越種族與國界,現在他還進一步跨越時間。了解真相,是懷念最好的方式,李茲文化很榮幸在台出版本書的繁體中文版。麥可.傑克森的成就與影響力: 《時代雜誌》譽為「貓王以降最熱門的個人奇蹟」。 《紐約時報》說在流行樂壇裡只有兩類人:「麥可傑克森與其他人。」 NBC稱麥可.傑克森的影響力是「世界流行文化40年來第一人」。 《顫慄》專輯已在全球賣出了超過1.04億張,為史上最暢銷的音樂專輯。 曾獲得16座葛萊美獎。 史上個人慈善捐款最高藝人,金額高達三億美元。 曾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本書特色 MICHAEL JACKS.N C.NSPIRACY 誰殺了麥可傑克森 真正認識流行樂之王 漂白、孌童、晃嬰兒?媒體樂於形塑傑克森永恆的怪胎形象。 都說近年的醜聞拖垮他的聲譽,但真相是什麼? 《小鬼當家》主角麥考利、賴瑞金為何願意挺身為他作證? 在這位巨星最黑暗的日子裡,世人得以窺視他的世界,但悲劇已經成形。 亞馬遜網站逾百名讀者一口氣看完,5顆星含淚推薦。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暨名社會新聞記者 阿芙羅狄蒂.瓊斯 (APHR.DITE J.NES)=著 謝佳真等=譯 傑克森的首席律師湯瑪斯.梅塞洛 (TH.MAS MESEREAU) =作序 「看看這些男孩臉上由衷的快樂和喜悅,這就是童年的真諦,是我從未曾擁有過,而永遠在追尋的夢。」 ~ 麥可傑克森 2009年6月25日巨星隕落之後,人們更渴望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了解真相,是懷念最好的方式。作者簡介阿芙羅狄蒂.瓊斯 APHR.DITE J.NES 她是社會新聞記者,也是暢銷書作家。在許多受矚目的名人案件中都作過評論,包括辛普森案、小飛俠布萊恩案、史葛.彼德遜案,以及麥可傑克森案等。身為享譽國際的犯罪案權威,瓊斯是媒體上的熟面孔,經常出現在電視、廣播上,也寫作報章專欄。瓊斯致力於將媒體激情後的真實故事傳遞出來,已經寫了七部暢銷犯罪紀實作品,包括《她要的只是這些》(All She Wanted),該書改編成電影《男孩別哭》,榮獲奧斯卡金像獎。 作者網址:www.aphr.ditej.nes.c.m譯者簡介謝佳真 自由譯者,ggjbmc@gmail.m。

特價現省: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