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這幾年在智慧手機盛行下,數位相機市場遭受嚴苛的挑戰,智慧手機挾市場佔有率以及多半使用者都會開始嘗試內建相機的優勢,並且在機能可擴充的優點下,以及在單眼相機以及微單眼(輕單眼、可換鏡頭相機)價格下殺之下,同時面對手機與高階相機,筆者感覺到低階的隨身數位相機市場前景並不樂觀。

跳轉繼續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先前智慧手機附屬的相機機能的革命開始說起,在還未步入智慧手機世代之前,手機相機就已經開始存在,不過當時的畫素與入門級相機仍有相當程度的落差,別說在低光下的畫質,就連一般拍攝的品質也很難與當初入門級抗衡。

然而在步入智慧手機世代後,隨著市場需求提昇,手機相機在硬體的機能也猛發性的進化,從最早僅能泛焦拍攝到可自動對焦,畫素在去年底就已經突破 10MP 的等級,感光元件也增加到 1/3 吋的大小,直逼主流隨身相機的 1/2.3 吋,且在如 Sony 等廠商把低光拍攝更強的背照式感光元件技術投入後,光就影像品質方面就非復吳下阿蒙。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當然只有硬體方面的進步還不足以讓智慧手機的相機功能能夠如此順利的攻城掠地,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就是智慧手機的系統擴充性。一般相機買回家之後,該有多少機能、多少濾鏡就是早已決定好的,最多就是透過系統更新新增部份機能,但仍不能按照消費者個人偏好自由的增減濾鏡;此外透過觸控螢幕,也能在拍攝的照片進行塗鴉等玩法。

不過智慧手機就跟電腦一樣,只要系統 API 有開放,就可透過安裝 app 新增相機功能,且還能不受手機原本相機 app 限制,直接在第三方 app 當中啟用相機拍攝,並且套用不同功能的濾鏡效果以及社群連結機能機能,一款手機的相機功能可以透過不斷新增的拍照 app 變化出多元的效果,對於一般數位相機只能利用拍照的後製才有辦法達到。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此外,在近期手機架構的翻新下,將應用處理器用於拍照特效也讓手機相機有著比多數數位相機更獨特的機能,包括即時全景 HDR 、即時特效渲染、錄影中拍照等等,別說是入門等級的數位相機,就連許多高階相機也沒有這些功能。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結合行動網路的隨拍隨傳,尤其在社群網路盛行的今日,看到喜歡的影像,拿著手機拍下照片,打個短短幾行感想,就可隨時與朋友分享,也是一般相機不具備的功能,也是許多消費者索性捨棄入門等級相機,直接用手機拍照的理由。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也因為在手機相機的壓力下,一般的隨身數位相機也加入更多的要素,折衷的方式包括加入觸控螢幕以及 WiFi 連接功能。前者可用以觸發觸控快門、自由且快速選擇焦點;後者則讓相機可將照片無線傳到手機、平板或是直接上傳到社群與雲端相簿。

機身方面的革命,也由於手機受限於機身輕薄風氣下,一般數位相機仍有些許優勢,包括高倍變焦的設計,或是高品質定焦鏡頭組設計,這些都是較難在手機上採用的光學設計,畢竟手機的厚度有限,考慮到能放進口袋當中,手機相機的鏡頭模組無不壓縮空間,很難採用複雜的結構。

一般的數位相機除了光學外的提昇,就是感光元件品質的提昇,尤其在元件尺寸各家也不斷提昇,許多採用 1/2.3 吋感光元件的經典相機系列紛紛換上 1/1,7 吋提供更好的影像品質,更有許多廠商選擇採用更大的元件。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例如富士於變焦機種選擇重新啟用多年未見(印象中最後一批使用該尺寸是 Sony F828 ?)的 2/3 吋元件, Sony 則是選擇與 8mm 攝影機相同的 1 吋片幅,兩者皆透過先進的光學社計將變焦鏡搭配大片幅的機身控制在容易攜帶的尺寸。

另外許多廠商在更高階產品直接使用 APS-C 片幅,目前 APS-C 片幅隨身相機目前也已經有不少選擇,包括早期的 Sigma DP 系列,徠卡的 X 系列,富士的 X100 系列, Canon 的 G1x 或是最近剛發布的 Nikon Coolpix A ,還有傳聞理光 GRD 家族的下一代也很可能捨 1/2.3 吋元件跳過其他尺寸直接採用 APS-C 片幅。

隨身數位相機該何去何從,談手機相機帶來的威脅

說到異類,也別忘了 Sony 的 RX1 這款頂級定焦相機,直接將 35mm 全片幅元件塞進一台比富士 X100 略大一些的機身當中,還整合一顆 35mm 的全片幅定焦鏡頭,目前也還未有其它廠商做出一樣的選擇。

做出差異化,是目前緊湊型數位相機的出路,畢竟目前手機相機功能已經開始出現即便連數十萬等級的高階相機都不見得具備的功能,與其勉強加入這些功能,不如持續強化在薄型化趨勢下的手機相機難以提供的高品質光學設計、高倍變焦機能以及大尺寸感光元件;但不諱言,在手機相機機能與品質不斷提昇下,現在要吸引消費者購買緊湊型相機需要更多的誘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