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大屯火山觀測站相關網頁資料

      • www.earth.sinica.edu.tw
        研究所簡介、活動訊息與地球科學資訊。
        瀏覽:1199
      • gis.geo.ncu.edu.tw
        海洋板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擴張(稱為海底擴張學說),直到碰到大陸板 塊邊緣,由於海洋板塊較重,會隱沒到大陸板塊之下,產生消失型板塊邊緣。環 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台灣、日本)是為代表(圖二及圖三)。
        瀏覽:1486
    瀏覽:1454
    日期:2024-06-02
    地理科 地球科學 新聞辭典 常用人造雨方式 地面造雨: 利用地面造雨器燃燒碘化銀溶液,使汽化的碘化銀煙粒隨熱氣飄升,上達高空以充當雲種,利用碘化銀造雨雲濕度在攝氏零下十度附近效果最好,地面造雨花費較少,設備簡單且易實施;但 ......
    瀏覽:455
    日期:2024-06-01
    例如1991年菲律賓呂宋西部的皮納土坡(Mt. Pinatubo)火山爆發前,科學家利用微震監測方法,成功地預測其噴發的時間,順利撤離美國位於附近的空軍基地的所有 ......
    瀏覽:1150
    日期:2024-06-02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研究人員 特聘研究員 李 太 楓 Lee, Typhoon 專長: 同位素地球化學、核子天文物理學 Ext.: 612 E-mail: typhoon@earth.sinica.edu.tw...
    瀏覽:1020
    日期:2024-06-04
    大屯火山區噴氣孔、溫泉、地熱徵兆區分區概述 在火山爆發終止之後,地下餘熱尚存,可導致地下蒸氣之累積與加壓,在某些地點能爆破地面而出,造成爆裂口。在爆裂口內也常有噴氣孔、硫氣孔和溫泉的存在,這些現象均屬後火山作用。...
    瀏覽:756
    日期:2024-06-04
    利用大屯山地區五個地殼變形監測站(YM01~YM07)所獲得的資料顯示,在國際地球參考框架下(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將過去一年的 ......
    瀏覽:1365
    日期:2024-06-03
    肆、臺灣 地區地震活動特性探討 一、全區 概述 全世界有超過 70 %以上的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而臺灣更地處於其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之樞紐點上,屬於典型板塊碰撞所產生之大陸邊緣島嶼,每年約有 15,000 ~ 18,000 個大大小小的 ......
    瀏覽:1306
    日期:2024-06-03
    Your page description here ... ... 微震特性與一般斷層滑動產生的地震相同,均可清楚地辨識其P波與S波的到達時間(如圖五),並且其地震波是由非常複雜的多種不同頻率訊號所組成,如圖六(a)。...
    瀏覽:567
    日期:2024-06-03
    12日凌晨台北發生芮氏規模4.0地震,震央非常靠近大屯火山群。多年前,大屯火山群被認定是「休火山」,直到2009年在專家陳中華的研究下,才發現大屯山原來是「活火山」,一旦爆發,火山灰、岩漿等火山物質恐摧毀大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