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碟的使用與測試分享★☆★

 
 
 
★☆★隨身碟的使用與測試分享★☆★
 
 
          隨身碟 SLC~ MLC ~ TLC 概略區別
 
 
早期NAND Flash技術架構是 SLC  (Single-Level Cell),原理是在1個存儲器儲存單元(cell)中存放1位元(bit)的
 
資料,直到 MLC  (Multi-Level Cell) 技術接棒後,架構演進為1個存儲器儲存單元存放2位元。 
 
2009年 TLC 架構正式問世,代表1個存儲器儲存單元可存放3位元,成本進一步大幅降低。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
 
                  SLC 利用正、負兩種電荷  一個浮動柵存儲1個bit的信息,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MLC 利用不同電位的電荷,一個浮動柵存儲2個bit的信息,約一萬次擦寫壽命,
              
               MLC 比 SLC 容量大了一倍,壽命縮短為1/10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目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TLC 利用不同電位的電荷,一個浮動柵存儲3個bit的信息,約500-1000次擦寫壽命,
 
             TLC比 MLC  容量大了1.5倍,壽命縮短為1/20  …(容量是SLC的3倍)
 
 
 
 
所以概略的單以抹寫壽命來講  等於  SLC : MLC : TLC  = 100 :  2~10 :  0.5~1   
 
也就是概略等於   SLC : MLC : TLC   =  200  :  10  :  1   
 
以同樣容量與製程Flash的體積來比的話大約  SLC : MLC : TLC = 3 : 2 : 1
 
 
 (其他的特規與封裝形式暫時不討論eSLC,eMLC,Toggle,BGA,TSOP,同步顆粒,異步顆粒,,,等等)
 
============================================================================
 
常用隨身碟的測速軟體………..(Google搜尋一下都可以找到的免費軟體)
 
 
 H2testw     算是最實在的完整讀寫滿整支隨身碟(也等於測試隨身碟是否有壞軌)~
                       得到的數據一般會是最低,而且每次的測試數據都非常一致穩定
                 
                      (用實際讀寫總時間來計算且不用 Cache偷雞)測試結果甚至
                      只有ATTO數據的一半以下,但也最貼近實際大量讀寫使用的情況(商家幾乎不敢用)
 
 
ATTO DiskBench  簡稱ATTO~(一般人最喜歡用的)(貨真價實的商家或許會用)
                                   
                                   因為它測出來的數據機是最高最漂亮的  (非常有安慰作用)
 
 
 
 Crystal Disk Mark   簡稱 CDM  ~ (一般人也常用)(貨真價實的商家或許會用)
                  (但它除了第一項seq測試還算穩定外,512K,4K,4KQD32每一次的測試異可能有60~200%的數據變化)
 
 
 ChipGenius   可以查到隨身碟內部的實際成分材質與Flash編號,使用的控制晶片等(幾乎等於隨身的的身家證明)
 
                            (查不到的原因有二  ~   1. ChipGenius 沒有支援   2. 製造方故意不提供, 為何 ? 自己想吧! )
             
2014.05.15查閱~目前最新版本ChipGenius V4.00.0030 (主程式2014.04.07 Database 2014.04.08) 接在USB2.0的插座上辨識率相容性較高
                     
        
===========================================================================
 
 
鑑於市售的隨身碟幾乎  99%不提供測試圖(就算你要求,他也不敢提供)
(這等於洩底與不容易用模糊美麗的廣告來引導用家購買)
 
於此:我希望版友分享隨身碟的資料要包含以下項目
 
 
1. H2testw的測試圖~如果沒有圖也要寫明讀寫資料 (個人希望這一項一定要提供)....(最重要)
 
2. ATTO或 CDM的測試圖~如果沒有圖也要寫明讀寫資料 ,(還有些參考作用)
 
3. 詳細品牌型號與容量  (可用ChipGenius查,驗明正身用,有檢測的截圖最佳)
 
     (因為相同的廠牌與型號會因為造時期與批號的不同, 而使用不同的主控與 Flash等級)
 
     (說難聽一點就是廠商偷料,用較一般的零件替代原來較佳的零件)
 
4. 測試環境: 譬如   1.作業系統    2.主機板型號    3.CPU型號     4. C碟     5.連接方式
 
5. 隨意的使用經驗與其他資訊分享
 
 
另外補充~有一些惡劣的產品是採用原廠打下來的劣質零件來做的~會特別便宜一些~還有一些產品是假冒的
 
( 假冒知名廠牌,外觀與容量完全相同),更甚者有些劣質採品還將低容量產品用特殊的方式將它標為高容量的產品
 
(例如原來是8G但你看到的是16G或32G甚至更高)  H2testw  完整的全碟寫入測試就能證實真偽。
 
一般測試的成績會依電腦的強弱與作業系統的新舊而有所不同(軟硬體的支援度),
 
譬如一般於Win8的原生USB3.0下會有最佳的測試數據
 
 
 
 決定隨身碟寫入速度的主觀因素:(寫入速度的高低與寫入曲線分布)
 
 
1.Flash的質素
 
2.主控晶片 與電路設計及控制程式(BIOS)
 
3.韌體的設定調協優劣
 
尤其 Flash 的質素 (算是先天) 佔了5~8成左右的成果 與8成左右的總體成本
 
 
 
 
所以同樣USB3.0 的隨身碟A 與B  如果A標示  寫入30 讀取90 (可視為ATTO得到的某一項測試的最高值)  
那一定比  B 標示的 寫入25 讀取85  快嗎 ?  呵呵 !那可不一定 (要看讀寫分布曲線)
 
但以H2testw測出來的數據9成可以斷定A或 B到底哪一支比較快............
舉例說明A標示  寫入30 讀取90 但H2testw 測的結果 寫入18 讀取80  ~~~~ B 標示的 寫入25 讀取85  
但H2testw 測的結果 寫入23讀取82   那你說實際上哪一支比較快?
 
 
最近三年,,SLC 已經日趨非常稀少,,現在市面都幾乎 99.99 % 是 MLC 與 TLC 的貨,尤其TLC的產品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MLC新品也逐漸成為稀有品了,那種體積很小的隨身碟, 八成就是 TLC做的
 
 
隨身碟如同鍵盤一樣, 就如同我常說的,軸的顏色不一定代表手感,同型號外殼的鍵盤,也無法肯定是什麼軸,
千萬別以為同廠牌或同型號或同外殼就以為是一樣的東西,有時候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很多同廠牌型號外殼的 隨身碟(或SSD), 廠商已經在不公開的情況下改了好幾次內涵,裝的零件差異頗大)
(原裝片~ 堪用級的次級白片~廢物級的黑片)
 
同樣外殼的更有多家廠商同時採用,(有的知名廠商為了低價促銷,紛紛偷偷的採用次級料來生產,
讓消費者當運氣的試驗品,這些次級品卻仍然當作一般品在販售著),好像這些知名廠牌都在爭先恐後搶著Cost down為樂,
看外殼的廠牌logo型號相同,也未必代表一定是真品~有不少四~八流『偽品,假貨』在市面流竄.........
所以唯有用ChipGenius這類型的檢測程式才能確認大概是什麼東西?
(我說的是大概不是絕對)(因為也有些小部分的flash(閃存)是會被判讀些微錯誤的)(資料庫資訊不足所致)
 
但最後的H2tesew全碟完整寫入測試會讓隱藏的魔鬼現形的~
 
 
而隨身碟的4K讀寫的重要性遠不如當系統碟的SSD 4K讀寫的重要~~
因為它基本上就是當資料碟(基本上以32K以上檔案佔了絕大多數),所以較大檔案的讀寫速度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