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靜農代表作•建塔者

台靜農代表作•建塔者

top 台靜農安徽霍丘人。本書收入其小說30篇、劇本1部、散文10余篇及評論3篇。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地之子》,被魯迅稱為“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短篇小說集《建塔者及其它》謳歌了先知者“以精誠以赤血供奉唯一的信仰”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成為反映20年代中國進步事業的難能可貴的文學收獲。其一生的文學成就得到普遍肯定,被尊為一代學人的風範和“中國新文學的燃燈者”之一。 台靜農(1903—1990.11.9),中國著名現代作家,安徽霍丘人,曾用筆名青曲、聞超、孔嘉、釋耒等,離開中學後曾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旁听,後轉至北大國學研究所半工半讀,其間積極參加魯迅支持和影響的文學社團未名社,和韋素園、李霽野、李何林結為好友。20年代後期在《莽原》半月刊和《未名》半月刊發表一系列短篇小說,並于1928年集結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地之子》,為魯迅所賞識,以為是“將鄉間的死生,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地之子》多取材于鄉間貧苦農民生活,風格樸實,如實描繪了一幅幅人間悲劇,是中國現代文學中鄉土文學的早期代表作。1930年出版了第三命短篇小說集《建塔者及其它》,思想更為激進,表現了反對不合理現象的憤慨和向往光明未來的激情,謳歌了先知者“以精誠以赤血供奉唯一的信仰”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成為反映20年代中國進步事業的難能可貴的文學收獲。30年代曾在北平輔仁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抗戰爆發後在四川白沙女子師範學院教書,任中文系主任,課余仍寫了不少小說、散文和論文,對魯迅先生的人品和文品推崇之至,對時局進行了嚴肅尖銳的剖析,表現了濃烈的民族情感和奮發圖強的人生態度。抗戰勝利後去台北,在台灣大學任教。1949年以後因周圍環境緣故,以潛心教育、鑽研學問和書法創作為主,成為一名成就斐然的教育家、學問家和書法家,間或撰寫散文,1988年出版了雜文專集《龍坡雜文》,晚年的作品里懷舊之情溢于言表,蘊藏著對中華大地的一往情深,文筆爐火純青,恬淡的風格反襯了感情的奔放,格外感人。身後第3年(1992年)有文集《我與老舍與酒》問世。其一生的文學成就日益得到普遍肯定,被尊為一代學人的風範和“中國新文學的燃燈者”之一。

特價現省: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