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ell標錯價事件(下)--標錯價有可能形成行銷事件嗎?


這次Dell標錯價事件,引起前所未有的廣大討論。當然,各式各樣的Dell陰謀論都出來了,比如說,Dell這是故意的,因為這樣品牌效益可以做到最大。全台灣不管有沒有訂的,應該幾乎都知道Dell出錯這件事了。當然,個人相信,Dell這個絕對不是故意的,把這個搞這麼大,一定是整到自己。而且也沒有做控制的手段,所以我很相信Dell出包的說詞,而不會傾向陰謀論。

不過,標錯價的事件現在來看,若不談所付出的成本,效益非常之大(當然,負面也很大)。現在許多公司,會做MSN行銷,會做部落格行銷,會做噗浪行銷,但好像沒考慮過標錯價行銷?

老實說,趁現在熱度夠的時候,做標錯價行銷是最讚的了,一來會在網路上流傳,二來新聞也會幫忙播報。當然,在預期上來講,要搞刻意製造的標錯價,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你沒辦法確定要砸下多少錢,才會有效果。不過,老實說,對於大公司來講,對於一個重要的產品做行銷,或是特定時機做行銷,砸下幾百萬,是很常見的。

因此,標錯價行銷,絕對是有機會成為行銷事件的可能性。

幾百萬能不能做到像Dell這次這樣的效果?當然是有些困難,人家可是幾億在賠呀,但做到一定的效果是沒有問題的,重點是手法。

其實我的想法很單純,標錯價是一件事,所發生的時間是一件事情,拉長的時間是一件事。如果做在同一時間能夠下單幾件,然後鎖住。要在一或二小時後才能再下單,這件事情就會有機會傳很大了。透過網路的傳播在第二次或第三次下單時,大概就有N個人在關注了。當然,第二或第三次可能容納的量有大一點。

至於為什麼會鎖數量以及間隔時間,這種理由實在太好找了,就說是防止異常的機制就行了。
 
Dell的發生時間,大約大家準備睡覺的時間,然後持續七、八小時,所以事實上,就這個案例來看,間隔一或二小時,這樣算來,大概只有五、六次下單的時間,而每次能下單的量又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說會不會有預期外的損失?只要事先有準備好,我想是不會有問題的。重點在於標錯價的三元素有沒有掌握到:標錯的價格有沒有吸引力(這需要決斷力);標錯價的時間點要在大家接近睡覺的時間(這樣看起來才比較真,晚上十點發生,跟白天十點發生,顯然後者太假);以及標錯價的延續時間(最好拉到第二天上班時間點停止)。

我想我就不用說太多了,大公司的公關團隊或是所請的公關公司,可以比我想得更周到更完整更有效。

我相信,標錯價行銷一定是可以形成的,這絕對比限量販售更有發揮的空間。


最後講個小小的題外話,在這個事件當中,我比較訝異有兩個小地方,都是跟消保官聲明有關的,相關聲明,可以參考這個連結的回應http://kbtalking.cool3c.com/article/9872:

第一,到6月30日下午5:00為止,消保會那邊只有471件Dell申訴案。當然,個人知道471件就一般來說,已經是大得誇張的消費糾紛案件,但依訂單比例來說,可能只佔個小小的幾%,顯然大部分都是看熱鬧的鄉民,科科。

第二,聲明中提到找了台北市、桃園縣以及南投縣消保官與Dell開會協商。台北市應該算是正常,因為被申訴的案件應該是最多。而桃園縣,我不知道,但想來也不會太少。至於南投縣,個人實在很好奇。總之,個人不確定為何是派這三個縣市。而其中的南投縣是令我比較訝異就是了。也許是有其他考量吧(難道真的南投縣的投訴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