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從 Sony 在 2013 年初推出品牌首款針對隨身設備的 DAC 耳擴一體機 PHA-1 後不久又發表更改 DAC 晶片的 PHA-2 ,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PHA 家族已經到三代同堂的地步了; 最新一代的 PHA-3 也一口氣開出近三萬台幣的價格,硬是與前兩代有明顯的價格落差,外型也從前兩代的方正變得渾圓,體型也大了一圈。

到底這款 PHA-3 為何會一口氣開出如此高的價位,跳轉開始介紹。

Sony 前兩款 PHA 系列的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基本上是屬於小幅改款的差異,從第一代到第二代主要加入對 Sony 自家 Walkman 的支援以及更換 DAC 晶片,但本質上與其說是差異不如說是因為改變 DAC 晶片後調音風格的微調。

不過這次所推出的 PHA-3 ,卻是一款全新設計的機型,不光只是外型設計的變化,從設計理念到架構都有大幅的變化;這也是因應 Sony 兩款新世代旗艦耳機 XBA-Z5 、 MDR-Z7 還有 Sony Mobile 的 Hi-Res USB 輸出所進行的戰略性變化。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在外觀雖然仍採用厚重的金屬材質,不過一改先前由多片式組件以及較方正的外殼, PHA-3 把正面用於保護耳機插針的防撞桿融入機身設計,少了些許 PHA-1 、 PHA-2 帶有工業風的味道,不過體型比起前兩代可說是龐大不少,已經直逼 6 吋手機的寬度,厚度也更厚;另外也因為機身設計改變,原本手機的固定具由扣住機身改為綁在機身上的形式。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在 I/O 方面,除了機身側面的耳機擴大增益調整還有 DSEE HX 補正還原開關外,機身正面的 3.5mm 端子孔一口氣增加到三個,中央兩個還寫了 Balanced ,這也是此次 PHA-3 的重頭戲-耳機端子平衡輸出。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至於機背則提供支援 MFI 的標準 USB 插槽、支援充電與 PC 用的 microUSB ,以及看似 miniUSB 插槽的 Xperia 與 Walkman 專用插槽,此外還有 3.5mm 類比端子與光纖端子,並且切換端子輸出入的開關也都在後方,以一款隨身 DAC , PHA-3 這次輸出入端子是相當豐富的。

這次 PHA-3 的核心用料也比前兩代更為豪華,所使用的是美國 ESS 所推出的 ES9018 八聲道 DAC 晶片,這款晶片可說是目前新世代音響級 DAC 晶片當中規格數一數二的晶片,本身支援最高 32bit 384kHz 的 PCM 取樣,亦可支援 DSD 2.8MHz 與 DSD 5.6MHz 取樣,只要設備端播放軟體可支援這些格式,皆可透過數位的方式輸出到這樣的規格。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同時,作為定位在品牌最高階的產品, PHA-3 不光只是使用最頂級的 DAC ,同時在整個架構也以隨身的極致為目標,在 USB 接收端採用具高度彈性的 XMOS 晶片作為接收器,除了具備非同步傳輸外也可支援 PCM 與 DoP 模式,且還具備高精度時鐘提升精準度;但同時也搭載 Sony 自家的 DSEE HX 校正晶片,用於聆聽串流或是壓縮音樂可提供音質強化。

此外配合 Sony 兩款新耳機的結構, PHA-3 也成為 Sony 首款採用平衡耳機輸出的音響設備,甚至連家用設備都還未搭載平衡輸出;不過比起所謂  Dual Mono 全平衡設計, Sony PHA-3 並未搭載兩顆 DAC ,僅在耳機擴大端採用左右聲道的獨立擴大架構。

PHA-3 是怎樣一顆 DAC 晶片做到平衡? Sony 的作法是善用 ES9018 的八聲道,將其中四聲道兩兩做為一個聲道的輸出,並且連接到左右獨立的耳機擴大架構端,藉此達到在數位端的全平衡;然而由於 PHA-3 的類比輸入仍是採用 3 極端子,故 PHA-3 僅有在數位輸入(包括隨身裝置 OTG 、 PC 外接音效卡或是光纖)下才支援平衡輸出。

PHA-3 所選擇的平衡端子定義是兩個 1/4 " TRS 插頭,也就是俗稱立體聲 3.5mm 插頭的常見端子, Sony 的說法是這也是業界的平衡端子定義,其次是端子容易取得、品質穩定,比 3.5mm 四極端子容易取得,也不像 XLR 或是特殊插針頭段會固定一個方向, Sony 認為插針能夠轉動對於隨身 DAC 來說較不易使線材頭段彎折耗損。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不過雖然 Sony 的插針是採用 3.5mm 端子,但實際上 PHA-3 並非採用正、負、接地三點分離的定義,  PHA-3 仍將地線與負極合併,主要是由於隨身設備本身並不像家用系統有接地的設計,是故 Sony 捨棄 PHA-3 端子定義的接地。

平衡輸出的好處先前介紹過幾款具平衡輸出設計的播放機已經聊過,主要的優點有幾個,首先是藉由左右獨立負極的方式,減少共用地極的輸出耗損,理論上在擴大架構方面可用約兩倍的功耗換取四倍的驅動力,投資報酬率是相當高的。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此外也因為左右聲道完全獨立,減少彼此訊號之間的干擾,進而提升聲音的純淨度,因為一般的單端架構會在兩道負極合併後使雜訊也一起合併並送至左右聲道的正極,但兩個獨立的正極無法消除兩者合併後產生近兩倍的雜訊,故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就是由於干擾變少,音場、細節等也會提升,是故平衡架構過去一直是高階影音器材的首選。

另外在設計上似乎也延續 PHA-1 以來無法在運作中充電的特色,不過即便在平衡模式的數位連接下續航力也還有約 8 小時,以一般使用也算充裕了;另外 PHA-3 雖有單端與平衡端子獨立設計,不過兩者無法同時進行輸出,如果同時插入單端與平衡,只會以平衡模式輸出音樂。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PHA-3 的表現如何,筆者主要以連接 Xperia Z3 與 iPad 搭配數位輸出使用,老實說若是僅需要單端輸出,筆者認為與其選擇 PHA-3 或許投資 PHA-2 與 PHA-1 也就堪用了,單端狀態下筆者個人感覺只有一個比較顯著的優勢就是背景相當乾淨,否則在輸出表現筆者認為雖然不差但也就是中規中矩的水準,沒有讓人有太多驚豔的感覺。

然而若是以 Sony 這次的兩款高階耳機 MDR-Z7 與 XBA-Z5 搭配平衡輸出,宛若如魚得水一般,不僅解放兩隻耳機的音場,且低雜訊的輸出也在平衡模式下依舊保留,同時也在調音與這兩款耳機調性能夠配合,使這兩款液晶振膜動圈鍍鋁單體的耳機不至於因為金屬的調性發出過於解析但令人不耐的冰冷音色。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雖然在驅動力僅有 320mW 輸出,但這個設定似乎是針對自家耳機來的,不僅能將 MDR-Z7 、 XBA-Z5 的低頻發揮得恰到好處,也不至於使單體承受過大的電流導致音場壓縮。

然而由於驅動力設定不高,筆者認為 PHA-3 不適合搭配多數的歐系耳罩耳機,盡可能以耳道式耳機、針對隨身設備設定的耳罩耳機或是近代的日系耳機為主;以筆者交叉嘗試的結果,搭配耳罩耳機時盡可能以 150 歐姆以下且靈敏度較高的動圈耳機為主才能有較好的匹配性,至於規格乍看漂亮但極其吃電流的新款平面振膜式耳機則不建議。

除了搭配 Sony 自家的耳機外, 筆者個人聆聽後感覺以調性來說較適合搭配一些原本音場分離較差、整體音色偏中性或是偏冷的耳機,可藉由平衡輸出的方式將音色加上些許渲染,不過若要改為平衡模式,則要確認耳機本身是否具備左右正負極的獨立,以耳罩耳機來說就是雙邊入線、耳道耳機多半是左右正負極獨立。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然而也要留意線材是否在合併後就共用負極,如果外觀上可明顯看出線材本身是由兩條線構成例如鐵三角、 Sennheiser HD600 、HD25 的線材就可修改,但像是耳道耳機即便採用可換線結構的繳線仍要留意,例如 Westone 的 Epic 絞線就是到左右耳線材連接的 Y 字處就並為共負極。

做為一款用於搭配自家耳機的官配 DAC 兼耳機擴大器,筆者認為 PHA-3 是相當稱職的,畢竟不僅符合 Hi-Res 規範,且耳機擴大的架構、功率輸出設定等也是為了自家耳機的調性而來,然而誠如前面所述,如果當成一款單端輸出的隨身耳機擴大機則是有大材小用的情況。

Sony PHA 系列最頂峰, Soy PHA-3 隨身 DAC 耳擴一體機動手玩

你或許會喜歡

有收藏的價值 炫耀度100分的投影虛擬鍵盤

iPhone6/6Plus單機價竟然可以這麼低...

原來豆漿機價差也可以到二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