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絕句平仄格律相關網頁資料

      • user.nksh.tp.edu.tw
        別稱 曲子詞、詩餘、樂府、長短句 製作 字句、平仄、協韻皆有嚴格規定,需按律而填,故稱「填詞」或「倚聲」 分類 清人毛先舒: 58字內為「小令」,59~90為「中調」,91以上為「長調」 單位 稱為:一「闋」詞
        瀏覽:1190
      • www.epochtimes.com
        有了前面關於“絕句”和“對仗”的討論,我們現在可以來探討“律詩”的結構了。如果把絕句比作短小的民歌或者山歌,“律詩”就是內涵更加豐富、技巧更加全面的完整的樂章,而“排律”則是毫無長度限制、可以淋漓盡致地自由發揮的大型歌劇。
        瀏覽:1293
    瀏覽:1178
    日期:2024-06-03
    詩詞格律 王力 著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二章 詩律 第三章 詞律 第四章 詩詞的節奏及其語法特點 第二章 詩律 第一節 詩的種類 關於詩是種類,問題是相當重複的。...
    瀏覽:353
    日期:2024-06-02
    唐詩的格律 中國的詩歌發展到唐代,形成了新的格律形式,因而有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唐人把唐以前(即《詩經》)至魏晉南北朝)的詩統稱為「古體詩」(又叫做「古詩」),把唐代新興的格律詩叫做「近體詩」,這些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瀏覽:1224
    日期:2024-05-27
    詩 有文之聲韻可歌詠者也。古多四言,仿自風雅,漸變為樂府長短句。魏以後多五七言。相傳五言起於蘇李之贈答,七言起於漢武帝時之柏梁臺聯句。至唐而詩學大盛,遂有古體、近體之分。古體不拘平仄,近體則格律甚嚴,即律詩及絕句也。...
    瀏覽:803
    日期:2024-05-31
    一、詩之流變 絕句 詩經 樂府詩 近體詩:律詩 古體詩 排律 二、樂府詩VS古體詩 樂 府 詩 古 體 詩 名稱 本官署之名稱,始於( 漢武帝 )之設立 古詩之名始於( 唐 ),以別於近體詩而言 作者 包括民間採集和士人仿作 ......
    瀏覽:1168
    日期:2024-05-29
    折腰體 另有一種所謂變體詩者,如王維之【渭城曲】: 渭城朝雨挹輕城,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第三句之平仄,不與第二句相協(黏),而轉為相對。嚴羽之【滄浪詩話】稱之為「折腰體」。...
    瀏覽:1268
    日期:2024-05-31
    十)七言絕句的基本平仄譜除了上述的兩種(平起式首句不押韻格、仄起式首句不 ... 十二)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的基本平仄譜都可以利用「黏對法」推演出來,推演到八句 ......
    瀏覽:1235
    日期:2024-05-31
    平仄[編輯]. 五言絕句,仄起式,正格:.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瀏覽:311
    日期:2024-05-29
    五言絕句為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格,每首四句,每句五字,共二十字。 押韻上,第二 、四句一定要押韻,第三句一定不可 ......